仙桃长安网

队伍 建设

-2018-

03/01

12:00

编辑:本站

谁来种田?怎么种田?

.TRS_Editor P{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DIV{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D{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H{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SPAN{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FONT{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UL{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LI{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A{line-height:1;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         编者按语:   市委政法委从4月初开始扎实开展驻村蹲点工作,每名领导班子成员按要求到联系点剅河镇黄桥村、新场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完成“五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干一天农活、帮扶一名困难群众、化解一次矛盾纠纷、撰写一篇民情日记、办理一件为民实事。4月3日,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贺国华带头到新场村蹲点,开展大走访活动,并以民情日记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这一天的工作情况。    今天是我驻村蹲点的第一天。一大早,我们就赶到了市委政法委联系点剅河镇黄桥村。当我们正与黄桥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商议“黄桥村网格化管理”的事时,剅河镇党委书记李运鸿同志一行赶到村部,要求我们到另外一个村新场村去蹲点,并表示“那个村更需要我们工作组的支持、支援。”于是,我们只得“服从安排”,重新收拾行李赶到了新场村。安顿好食宿之事后,工作组全体同志与前来接洽的新场村党支部书记万仁义同志进行了简短的沟通,对近期的工作作了一下安排:先分头上门走访,再集中座谈。   肖金洲、王军同志走访四、五、六组,我和刘华祥、舒卫军走访一、二、三组。我们走访的第一位农户叫程远顺,今年75岁。见到我们时,他刚从田里回来,寒暄一番后,我们便在他家门前坐下与他攀谈起来。程大爷的精神头很足,也很健谈,不断夸党的政策好,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经过与他的谈话,我们得知这个村取名“新场”的来历,知道这个地方很早就有经营的意识。程大爷有五个子女,三个女儿,两个儿子。现在两个儿子和孙子、孙女们都长年在外打工,都在外地安了家。去年,他还添了重孙,儿子、孙子早就不种田了,只是春节时回家看望他们二老一下。   程大爷和老伴前几年还种着八亩地。这几年身体一年比一年差,体力不支,现在只种四亩地。程大爷的左眼害眼病,几乎看不见了。前几天做过检查,要动手术,由于他还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对做手术有影响,他想等其它的病好一点了再去做手术。他笑哈哈地告诉我:他不想死,想还多活几年。现在农村里的老人都还想多活几年,多享几年福。听程大爷这番话,我心里感到安慰了许多。   实事求是的讲,我对农村并不陌生。自己出生在农村,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农村,即便到市里工作了,也主要是和农民打交道。前几年,农村形势不怎么好,农村老人尤其是生病的老人就成了子女们最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有的老人或因受了子女的气、或为了减轻子女们的负担而选择自杀。每每想到这些,我都感到特别的心痛。   当我问起去年的收成时,程大爷微微停顿了一下,右脸及害眼病的右眼抽搐了一下,似乎掉下了一滴眼泪。“田没有别人种的好,收入也没有别人的多。”——勤劳质朴的农民在种田上特别好胜,田没种好,在村里是很没面子的事。七十多岁的程大爷能说出这番话是很不容易的。   “四亩地,两亩白田,两亩水田。白田种一季小麦,一季水稻;水田种一季油菜,一季水稻。”去年,他的小麦亩产900多斤(一亩1000平方)、油菜亩产300斤(若是实行移栽则可亩产600多斤)、水稻亩产1800斤。这样,除去开支外,每亩纯收入1500元左右,两老靠这四亩地,辛辛苦苦一年可挣6000多元。这笔钱供两个老人的生活没有问题,但不能敢情搭理。   看着程大爷额上的汗珠和草帽在额头上留下的一圈深深的凹痕,我知道程大爷今天又在田里忙了一整天。看着那张黄褐色的脸布满了皱纹,看着那双长满粗茧且裂得很厉害的手,我心里又一阵疼:七十多岁的农民,辛苦一辈子,今天仍然还要下田劳作,养活自己。我们的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叫了几十年,可今天的农村依然是人工作业,即便风调雨顺、政策扶持,也仍然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致富,仍然是遥遥无期的梦。农民真苦!   如今,程大爷的儿子、孙子、重孙都留在城里了,肯定不会回农村种地了。——这么辛苦地劳作,收入又是如此微薄。——村里几乎看不到五十岁以下的人。然后,年过古稀之年且多病缠身的程大爷,随时都可能“老”去,那时,谁去种地呢?又该怎样种地呢?农业真危险!   接着,我们又走访了余红祥、高优章等几位老人,他们和程大爷一样都是年过花甲、古稀的老人,子女都在外,自己和老伴在家种田,都在为田里的收入提不高而发愁,也为今后谁来种田而发愁。   晚上,工作组召开了一个有2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几个小时的时间,大家的话题始终集中在“种田怎么增收上”。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种田,勤劳不一定能致富,吃亏不一定能挣钱,不知如何是好!孩子们又都不愿回来,今后,这种田的事,又该谁来操心呢?   看着那一双双充满困惑、充满无奈的眼神,我猛然感到了自己身上应有的那份责任: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增收,我来做什么呢?   在座谈中,我向群众介绍了我市胡场镇潭湖村实行“土地集并、连片开发、公司经营、订单生产”即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既可以增加财产性收入——出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又可以增加劳务性收入——在农业企业就近打工。没想到,群众听了后非常感兴趣,当即就要去村委会组织他们去参观学习。我连忙给胡场镇的党委书记杨俊武通了一个电话,决定4月9日组织部分群众到胡场镇谭湖村参观学习。   得到这个消息,在场的群众都开心的笑了,那笑脸上写着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梦想,也写着对我们工作组的信任和感激。我们都在畅想着:或许这次参观学习能让他们走出困惑,能让他们辛苦的少一点,收入会多一点,生活会更幸福一点;也或许能吸引那些“学有所成”、“事业有成”、见了世面、长了眼界的外出的农村青年,看到“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而返乡务农、回乡创业,当起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我们翘首盼望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衷心希望程大爷的病早点好起来,希望程大爷、高大爷、余大爷们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的那一天!